中翻英翻譯-巴別塔下的笑話
人類起源于非洲,後來分散四方,中翻英翻譯發展出各自的語言,就算沒有神力的幹預也難以彼此溝通了。其實不止是人,鳥類學家發現有一種原先來自青藏高原的鳥,分批朝歐亞兩個方向遷徙,許多代之後,在中間地帶相遇的同一種鳥類已無法交配繁衍,因爲它們不能溝通——它們的“口音”已經改變,聽不懂求偶的鳴聲了。
近來高科技龍頭們紛紛開始研發整句整段文字的翻譯功能,希望借著參照上下文的完整意義而翻出更准確的譯文。谷歌新近發展出的網上翻譯功能,可以互譯50多種整段的文字,甚至還會發聲;而且號稱它龐大的資源檔儲存了豐富的現成文本,可以不斷改進譯文。雅虎接著跟進,成立了一套翻譯系統“巴別魚”(Babelfish,這名字取得還挺俏皮的)。我爲之興奮不已——自古以來象征世間語言障礙的“巴別塔”,終于可望在現代人的智慧發明下倒塌了!
爲了比較兩者的高下優劣,抱著期待的心情,我對兩者作了幾個測試——首先就是把中文“巴別塔”這個詞翻成英文。谷歌正確譯爲BabelTower,雅虎可離譜了:Palestinian other tower——“巴勒斯坦別的塔”!逐字硬譯就會鬧出這樣匪夷所思的笑話來。
接下來是文學常識測驗:輸入我翻譯過的經典小說BraveNewWorld,谷歌果然譯爲“美麗新世界”,中翻英亦然,可見他們的“信息池”裏已有現成的最廣被使用的書名了。雅虎呢?英翻中是“勇敢的新的世界”,中翻英是beautiful newworld,顯然還是逐字照譯的産物。
試想如果全人類語言相同,溝通無礙,“就沒有不成就的了”,連上帝都難以容忍,可見語言溝通力量的強大。中華民族實在應該感謝秦始皇,當年不但沒有像耶和華那樣故意搗亂使得子民雞同鴨講,反而規定天下“書同文”——中國太大,口音無法統一,起碼書寫文字一致,兩千年後廣州人遇上溫州人可以筆談,這真是人類文明史上最了不起的貢獻之一。
世間語言成千上萬,從前的人只要不跑得太遠問題就不大;現在交通無遠弗屆,語言溝通成了人們最迫切的需要。上個世紀初流行過一陣“世界語”,可惜只有寥寥少數知識分子學習,很快就無以爲繼了。二戰後美國的強大加上計算機網絡的推動,英語似乎具有“世界語”的地位了,然而離普及還差得太遠,于是翻譯工具成了許多現代人幾乎不可或缺的溝通用具。
平時我們求助于字典,但即使是最基本簡單的觀光客層面的翻譯,只靠字典都可能有誤讀。就拿餐館菜單來說吧,有些望文生義、不管上下文的逐字硬譯,就會造成搞笑效果。我見過中國菜單裏“帶魚”的英譯變成“攜帶的魚”,“醬爆”是“醬油爆炸”,“三文治”是“三個文學管理”,“熘雞片”是“一片流浪的雞”……最恐怖的是“牛仔骨”成了美國西部牛仔(cowboy)的骨頭;而最“兒童不宜”的是有“幹”字的菜:由于中國大陸簡化字體,乾、幹、幹三字合一皆爲“幹”,而菜單譯者用的是不知何方版本的字典或者山寨翻譯機,這個字一律翻成那個最最不雅的英文髒字,于是梅幹菜、香幹肉絲、幹炒牛河皆在不敢問津之列。
其實不止山寨字典會鬧這種恐怖笑話,一般的字典和電子翻譯機也不免會造出許多誤解,這是逐字翻譯無可避免的缺失。翻譯並不是機械地把一個字翻成另一個語言的同義字那麽簡單,因爲牽涉到的不僅是發聲的轉換,還有因文化背景和傳遞過程産生的歧義;機械性的逐字單譯難以照顧到文法、語氣、多重意義和上下文的銜接,所以無法取代能夠思考的翻譯人;而譯者當然也有功力高下之分,信、達、雅俱備是翻譯的最高理想境界,要到達談何容易!
網路拜拜, 婚紗攝影,台中室內設計,電動床,溪頭森林遊樂區
- Jun 20 Wed 2012 11:00
中翻英翻譯-巴別塔下的笑話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